当下,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,AI与木业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路径。在咸丰县忠堡镇的润楚木业生产车间里,一根根原木从入料、切割,到分拣、码垛,全程由AI智能系统精准操控,传统木业生产由此告别“凭经验、靠人力”的时代。

走进润楚木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,机械运转声此起彼伏,全自动生产线正有条不紊进行作业。一根根原木通过智能传送系统,依次进入检测、断料、分选、旋切等工序区。经过AI视觉识别和自动化加工后,最终在码垛区整齐堆叠成不同规格的标准板材。“比如说我们老式的、传统的是人工来分选原木的径级、还有长度。我们现在现代化的是用AI智能化分选线,把我们的原木放到AI智能化分选线上,就可以精准分选出我们的原木的长度和径级,精准算出我们的原木的方数,可以节省我们的人力物力。”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赵会涛说。




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目前使用的智能设备是行业内首条AI智能全自动生产线,其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四大环节:智能切割工序、自动化去皮处理、多片锯精细加工、智能码垛包装。该生产线创新运用高精度视觉测量技术,实现了标准化高效生产,彻底解决了传统人工作业存在的误差大、效率低等行业痛点。 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舒艾介绍:“比如我们的原木旋切智能分选线,利用智能技术对原木直径进行精确测量,将直径处于80-160mm和160-250mm的原木分别送入原木智能旋切机A线和B线。再经原木智能旋切输送线送入原木智能旋切机进行旋切,利用智能技术对原木进行测量,根据测量的数据,进行旋切、去皮等作业,进一步提高后续加工的流畅性。”“我们每天的产量是300-400方原木,成品每天能达到150-200方。每年的产量是10万方原木,成品能达到5 - 6万方,我们的方木主要用于包装箱、托盘料还有工程料,主要出口于东南亚地区。”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赵会涛说。

自AI智能生产线投产以来,润楚木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,人力成本降低30%,产品不良率降至5%以下,成品出材率提升10%,预计每年可节省原材料成本超500万元。 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伟说:“润楚木业(湖北)有限公司是2023年咸丰县人民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,是一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设计为一体的专业原木生产加工制造企业。该项目占地近100亩,新建有现代化、标准化生产厂房、烘干房、研发楼等,总建筑面积达到25000平方米。目前项目一期总投资1.2亿元人民币,年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人民币,其中包含1000万元左右的美元外汇创收,年利税将达1500万元,并提供80至100人的就业岗位。”


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