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政府近日宣布对自越南进口的家具产品征收20%的关税,继此前对中国家具达成关税协议后,为家具行业带来阶段性明朗的政策信号。对于从中越两国采购的企业而言,当前的关税结构虽然高企,但短期内趋于稳定,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预测和价格预期的可控。
与此同时,美国政府也已向包括柬埔寨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在内的其他贸易伙伴国发出关税函件,预计将于8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税率。柬埔寨税率虽从此前的49%下调至36%,但依然过高,难以吸引大规模产能转移。马来西亚新税率为25%,与4月几乎持平;印度则暂定为27%,尚有调整空间。整体来看,几乎所有主要家具供应国的出口关税水平将维持在20%以上。
这一税率水平正是2019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起点,当时曾引发大规模的供应链迁移,推动越南一跃成为美国家具第 一大出口国。如今历史可能再度重演,涨价趋势已几乎不可避免。
尽管部分大型零售商试图通过拒绝涨价要求来缓解压力,但此举可能带来更深远的负面效应。一方面,制造商正面临沉重的成本和现金流压力,关停或退出市场的案例正在增多,未来制造端集中化可能削弱零售商的议价空间;另一方面,为维持价格,不排除部分企业转向低成本材料或简化工艺,从而引发质量下滑风险。
在关税压力持续释放的背景下,家具行业或将迎来一轮系统性的成本再平衡。零售商与供应商如何在涨价中寻求理性共识,将直接影响行业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前景。